12-06
2022

记“疫” | “95后”本地青年就地转化志愿者:我的家园我守护

浏览:


“主任,我家被管控了,现暂住在亲戚家,如果社区有需要支援,请首先考虑我!作为本地人,希望身体力行,为海珠作贡献。”

10月23日周日下午,广重集团娄嘉浩从南沙加班回家,发现门口站着“大白”,才知道小区因疫情被临时管控,立即告知部门领导,并提出了支援请求。在居家隔离满7天后,娄嘉浩立即跟随BOB首页第三批战疫突击队,来到鹭江西街小区,成为一名志愿者。

 


要有人值守?我体力好,我留下

10月31日深夜11点,鹭江西街小区内,尽管天下着阴雨,娄嘉浩依旧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戴上鞋套在小区里冒雨来来回回穿梭,或是帮居民扛物资到楼上,或是清理居民生活垃圾,他几乎一刻不停。

这天早上的6点40分,娄嘉浩跟随突击队出发,前往指定地点执行任务。晚上9点,当天的工作任务结束准备收队时,队长问,“现在需要2人留下,帮忙值守2个小区到12点,谁愿意留下吗?”

 “我年轻,体力好,我留下。”娄嘉浩与队友廖毅达立即站出来。娄嘉浩今年24岁,每次发生疫情,他总是第一时间报名,今年国庆期间,南沙区突发疫情时,他也曾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前往支援。

 


娄嘉浩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,在每天的任务中总是“抢着”干活。居民一声需要,他一句“好的”,转身多跑几趟,“要给居民足够的物资,特别是生活必需品,缺啥少啥,我们都要尽快解决,他们才无后顾之忧!”完成自己手上的任务后,他又立即走到队友身边帮忙,“工作量是固定的,不是你做,就是他做,我可以分担多一点,让大家一起早点休息。” 

 

要给居民送药?我会粤语,我去送

在海珠的老旧小区,有许多老人家,他们有的行动不便,或是沟通不畅通。每每这时候,娄嘉浩总会主动站出来,发挥自己本地人的优势,及时解决居民的需求。

11月1日晚上8点,穿戴好防护服,娄嘉浩正准备开始协助核酸采样工作。此时,一个中年妇女十分着急地跑到小区门口说:“这栋楼有位独居老人需要用药,能否帮忙送一下?”

“药?”娄嘉浩听到后心里咯噔一下,担心是紧急的药,二话不说,立即喊来身旁的队友,把手上的试管递上,“我去送药,我会粤语,可以和老人家沟通,看看他还需要什么,扫码这儿你先帮忙顶上。”

他拿着药,按外卖单上的地址一口气跑上6楼,气喘吁吁地送到老伯家,用粤语问道:“老伯,您看看这是您的药吗?”老伯说这确实是自己的日常用药,但是他并没有点外卖,因此迟迟不敢收下。

“您看寄件人,是不是您的女儿或者亲戚呢?”娄嘉浩细心地念出寄件人的名字。老人笑呵呵地说,“哦,这是我的女儿,应该是担心我没药给我买的”。

“您一个人住吗?家里有什么缺的?有什么不舒服的吗?您知道怎么找我们吗……”娄嘉浩一连串的发问,直至确认老伯没有其他需求后,他又奔回现场支援。

 

晚上10点,核酸采样工作接近尾声,娄嘉浩远远看见两个老人相互搀扶朝着采样点慢慢走过来,他立刻迎了上去,给他们撑伞。原来两位老人家听力不好,要凑近耳朵说话才听得清。于是,他耐心地一字一句应答老人,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核酸检测并送回家中。

“主动一点,多做一点。”是娄嘉浩在前线支援的生动写照。他说,“我必须站出来尽全力守护我的家乡,这样我的青春才会无悔。

即将呈现,敬请期待